小儿厌食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锌元素、中医推拿、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小儿厌食通常由饮食习惯不良、微量元素缺乏、胃肠功能紊乱、心理因素、疾病影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建立规律进餐时间,每日固定5-6餐,每餐间隔2-3小时。食物选择上优先提供鸡蛋羹、南瓜粥、山药泥等易消化且营养密度高的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和含糖饮料。可将食材做成卡通造型或搭配鲜艳果蔬刺激食欲,餐前1小时不提供零食。
2、补充锌元素缺锌会导致味觉敏感度下降,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甘草锌颗粒等补锌制剂。日常多食用牡蛎、牛肉、核桃等富锌食物,锌元素参与唾液蛋白合成,有助于恢复正常的味觉功能。补锌期间需监测血清锌水平,避免过量补充引起铜缺乏。
3、中医推拿采用捏脊疗法沿脊柱两侧膀胱经提捏,配合揉按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每日1次连续7天。推拿能调节脾胃运化功能,改善腹胀便秘等伴随症状。操作时使用爽身粉减少皮肤摩擦,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餐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
4、药物治疗对于胃肠功能紊乱者可遵医嘱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存在胃食管反流时可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治疗。所有药物使用均需排除过敏史并严格遵循疗程。
5、心理疏导避免在进餐时训斥或强迫进食,通过游戏方式引导孩子参与食物准备。对入学适应不良等心理因素引起的厌食,可采用沙盘治疗等干预手段。家长需记录每日进食种类和量,观察3周若无改善应进行儿童心理评估。
日常注意营造愉快的进餐环境,将餐椅高度调整至孩子肘关节能自然放在桌面的位置。食物温度保持在40℃左右,每餐提供至少1种孩子喜欢的食物。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并绘制生长曲线,若连续2个月体重无增长或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夏季可适当增加山楂、乌梅等开胃饮品,但每日饮用量不超过2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