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置换属于大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髋关节病变。全髋置换的手术方式主要有髋臼假体置换、股骨假体置换、骨水泥固定、生物型固定、微创技术等。
1、髋臼假体置换髋臼假体置换需要切除病变的髋臼软骨和骨质,植入人工髋臼杯。手术过程中需精确调整假体角度,避免术后发生脱位。该步骤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术中可能面临骨质缺损或髋臼畸形等复杂情况。
2、股骨假体置换股骨假体置换需截除病变的股骨头和部分股骨颈,植入金属柄假体。根据患者骨质条件选择骨水泥型或生物型固定方式。术中需注意保护周围神经血管,避免出现下肢长度差异或假体周围骨折。
3、骨水泥固定骨水泥固定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粘合假体与骨骼。术中需控制骨水泥灌注压力,防止骨髓腔内压力过高导致脂肪栓塞。骨水泥固化过程会产生放热反应,可能对周围组织造成热损伤。
4、生物型固定生物型固定依赖假体表面的多孔涂层促进骨长入,适合骨质条件较好的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骨整合期,期间需限制负重活动。若患者存在代谢性骨病或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影响假体稳定性。
5、微创技术微创全髋置换通过特殊入路减少肌肉损伤,但手术视野受限增加操作难度。该技术对术前三维规划要求更高,不适用于严重畸形或翻修病例。微创手术可能减少术后疼痛,但长期疗效与传统手术无显著差异。
全髋置换术后需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早期以踝泵运动和床上活动为主,逐渐过渡到助行器辅助行走。饮食应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术后三个月内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防止假体脱位。定期复查X线评估假体位置和骨整合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