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咳嗽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且持续超过8周,需与普通感冒、哮喘等疾病鉴别。
1、发病机制过敏性咳嗽本质是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当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刺激气道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这种炎症不引发典型哮喘的气道痉挛,但会持续刺激咳嗽感受器,形成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的特殊类型。
2、典型症状特征为阵发性干咳且夜间加重,无痰或少量白黏痰,咳嗽持续时间常超过两个月。患者多伴有咽喉瘙痒、异物感,但无发热、喘息等感染征象。运动、冷空气或刺激性气味可能诱发咳嗽发作,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效果不明显。
3、常见诱因室内尘螨、蟑螂排泄物、宠物皮屑是主要吸入性过敏原,部分患者对花粉、霉菌孢子敏感。食物过敏原如牛奶、海鲜也可能诱发,儿童患者中食物过敏占比更高。空气污染、烟草烟雾等环境因素会加重气道敏感性。
4、诊断方法需结合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皮肤点刺试验等过敏原筛查,同时排除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等慢性咳嗽病因。支气管激发试验可呈现阴性结果,此点是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的关键。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有助于评估气道炎症程度。
5、治疗原则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中重度患者需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环境控制需使用防螨床罩、空气净化器,合并过敏性鼻炎者需同步治疗。免疫疗法适用于明确单一过敏原且药物控制不佳者。
过敏性咳嗽患者应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50%以下,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使用地毯等易积尘物品。饮食上注意记录可疑致敏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建议选择游泳等温和运动增强心肺功能,运动前可预先吸入生理盐水清洁气道。若咳嗽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喘息症状,需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