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肠炎在中医中多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肝郁气滞等因素有关,治疗需辨证施治,采用中药调理、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改善。中医认为慢性肠炎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常,导致水湿停滞,久而化热,形成湿热内蕴。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则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进一步加重病情。治疗上,中医常采用健脾和胃、清热利湿、疏肝理气的方法,常用中药如党参、白术、茯苓、黄连、黄芩等。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多食用易消化、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南瓜等。生活方式上,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和缓解症状。慢性肠炎的治疗需长期坚持,结合中医调理和现代医学手段,才能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