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老年人心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需及时就医评估风险并采取治疗措施。心颤可能由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引起,治疗包括药物控制、电复律和导管消融手术。
1、心颤的危险性取决于基础疾病和并发症。老年人心颤可能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风险较高。心颤时心房不规则跳动,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积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堵塞脑血管,导致脑卒中。心颤还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长期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2、心颤的常见原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房扩大和纤维化,容易诱发心颤。冠心病引起心肌缺血,影响心脏电活动,可能导致心颤。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刺激心脏,增加心颤风险。
3、治疗心颤的方法包括药物控制、电复律和导管消融手术。药物控制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可帮助恢复和维持正常心律。电复律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适用于急性心颤或药物控制无效的情况。导管消融手术通过射频能量破坏异常电活动起源点,可根治部分心颤。
4、生活方式调整对预防和管理心颤很重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减少心颤风险。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健康饮食如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预防心颤发作。
老年人心颤需及时就医评估风险并采取治疗措施,通过药物控制、电复律和导管消融手术等方法可有效管理心颤,同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控制基础疾病,定期随访,以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