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仰卧起坐腹部疼痛可通过休息观察、热敷缓解、调整动作、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该症状通常由肌肉劳损、动作错误、腹肌拉伤、胃肠刺激、腹腔疾病等原因引起。
1、休息观察立即停止运动并保持平躺姿势,避免进一步牵拉腹部肌肉。疼痛较轻时可观察24-48小时,期间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动作。若疼痛逐渐减轻且无肿胀淤青,多为肌肉轻微劳损,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2、热敷缓解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皮肤敏感者可用干毛巾隔垫。
3、调整动作错误发力姿势是常见诱因,应保持腰部贴地、双手虚扶耳侧、靠腹肌发力缓慢起身。初学者可减少幅度,改为卷腹动作。运动前进行5-10分钟动态拉伸,运动后做腹部静态拉伸。
4、药物治疗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肿胀,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贴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非甾体抗炎药。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尤其需排除阑尾炎等急腹症。
5、就医检查出现剧烈绞痛、发热、呕吐或疼痛放射至背部时,需排除腹膜炎、疝气嵌顿等急症。建议急诊排查血常规、腹部超声等项目。慢性疼痛可能提示椎间盘突出或内脏病变,需消化内科或骨科专科评估。
运动后适当补充电解质饮料,避免立即进食刺激性食物。日常可进行平板支撑等静态训练强化核心肌群,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若反复出现运动后腹痛,建议咨询康复科医师制定个性化锻炼方案,必要时完善胃肠镜或脊柱影像学检查。训练期间注意保持规律作息,确保蛋白质摄入有助于肌肉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