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仰卧起坐肚子疼可能与肌肉劳损、乳酸堆积、腹直肌拉伤、胃肠功能紊乱、疝气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热敷、调整运动强度、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
1、肌肉劳损短时间内重复进行仰卧起坐可能导致腹部肌肉过度收缩,引发局部肌纤维微损伤。表现为运动后24小时内出现腹部钝痛,按压腹直肌时有明显酸胀感。建议立即停止运动,用热敷袋敷在疼痛部位15分钟,每日重复2次。若疼痛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
2、乳酸堆积无氧运动状态下肌肉会产生大量乳酸,当代谢速度跟不上生成速度时,乳酸在腹部肌肉中蓄积刺激神经末梢。通常表现为运动后即刻出现的灼烧样疼痛,伴随肌肉僵硬感。可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代谢,或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加速乳酸清除。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布洛芬颗粒缓解症状。
3、腹直肌拉伤运动前未充分热身或动作不规范可能导致腹直肌部分撕裂,常见于突然加大训练强度时。典型症状为做卷腹动作时突发锐痛,可能伴随局部淤青。需立即冰敷患处并佩戴腹带固定,急性期后可配合红外线理疗。严重者需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敷,必要时进行超声引导下PRP注射治疗。
4、胃肠功能紊乱饭后立即运动可能因腹腔压力变化引发胃肠痉挛,常见于本身有慢性胃炎的人群。疼痛多位于脐周,伴随恶心腹胀。建议调整运动时间至餐后2小时,发作时可服用颠茄片解痉,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日常需避免高纤维食物摄入过多。
5、疝气发作原有腹股沟疝或脐疝患者在仰卧起坐时可能诱发疝囊嵌顿,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局部包块。需立即平卧并手法复位,失败者需急诊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3个月内禁止任何增加腹压的运动,可使用聚丙烯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
运动后出现持续超过48小时的腹痛,或伴随发热呕吐便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普外科就诊。日常运动前应充分热身10分钟,从每天15个标准动作开始循序渐进增加强度。运动后及时补充含钠钾的电解质水,避免立即进食刺激性食物。有慢性腹部疾病者建议选择平板支撑等低腹压运动替代仰卧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