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倒睫毛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倒睫毛可能由先天性睑内翻、眼部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频繁眨眼、畏光、流泪等症状。
1、物理治疗适用于轻度倒睫毛。家长可用清洁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沿睫毛生长方向轻轻外翻睑缘,每日重复进行。若伴随结膜充血,可用冷毛巾敷眼缓解刺激。操作前需修剪指甲避免划伤角膜,动作需轻柔。
2、药物治疗继发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适用于细菌性结膜炎,每日滴入结膜囊;更昔洛韦滴眼凝胶对病毒性角膜炎有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可促进角膜修复。家长需按时给药,观察是否出现药物过敏。
3、睑内翻矫正术先天性睑内翻导致顽固性倒睫毛时,需行睑板楔形切除术。手术通过切除部分睑板组织矫正睑缘位置,术后需用红霉素眼膏预防感染。微创缝线矫正术适用于婴幼儿,通过缝线牵拉改变睑缘方向。
4、电解拔毛术针对局部少数倒睫,可在表面麻醉下用电解针破坏毛囊。操作后需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可能出现暂时性眼睑水肿。该方法复发率较高,不适用于弥漫性倒睫。
5、日常护理家长应每日用温水清洁患儿眼周分泌物,避免揉眼加重摩擦。外出佩戴宽檐帽减少风沙刺激,室内保持湿度防止眼表干燥。定期复查角膜情况,若出现眼痛加剧、视力下降需立即就诊。
日常需避免强光刺激,选择无泪配方洗发水。饮食补充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如胡萝卜泥、鳕鱼等促进眼表修复。若倒睫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脓性分泌物,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未经医生指导不得自行使用眼药水或拔除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