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尿路感染可通过多喝水、注意卫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与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1、多喝水:多喝水有助于增加尿量,冲刷尿道,减少细菌在尿道的滞留时间。建议每天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2、注意卫生:生理期期间,卫生巾或卫生棉条需及时更换,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片。每次如厕后,应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肛门细菌带入尿道。建议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
3、药物治疗: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如大肠杆菌等。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500毫克,每日一次、头孢克肟胶囊200毫克,每日两次或呋喃妥因片100毫克,每日三次。需按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自行停药。
4、提高免疫力:生理期免疫力下降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建议保持充足睡眠,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同时,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5、避免刺激:生理期期间,避免穿紧身裤或化纤内裤,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同时,减少辛辣食物、酒精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尿道不适症状。
尿路感染期间,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糖、高盐饮食。运动方面,可选择轻度活动,如散步或瑜伽,避免剧烈运动。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更严重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