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病毒性疱疹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局部护理、免疫调节、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病毒性疱疹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可能因免疫力低下、压力过大、皮肤损伤等因素诱发。
1、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是病毒性疱疹的主要方法,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口服,每次200mg,每日5次、泛昔洛韦口服,每次250mg,每日3次和伐昔洛韦口服,每次500mg,每日2次。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
2、局部护理: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以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或抗菌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涂抹患处,缓解瘙痒和疼痛。局部冷敷也有助于减轻不适。
3、免疫调节: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病毒性疱疹复发。可通过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和锌、适量运动等方式提高免疫力。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
4、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过度疲劳、压力过大和熬夜,这些因素可能诱发病毒性疱疹复发。保持规律作息,适当放松心情,有助于减少复发频率。
5、预防传播:病毒性疱疹具有传染性,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在疱疹发作期间,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皮肤直接接触。
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瘦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有助于增强体质。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皮肤损伤,可有效预防病毒性疱疹的发生和复发。若症状持续加重或频繁复发,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