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心肌梗塞可通过保持冷静、立即呼救、服用药物、进行心肺复苏、尽快送医等方式急救。心肌梗塞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原因引起。
1、保持冷静:心肌梗塞发作时,患者和周围人员需保持冷静,避免情绪波动加重心脏负担。患者应尽量平躺或坐下,减少活动,避免心脏耗氧量增加。家属或旁观者需稳定患者情绪,避免恐慌。
2、立即呼救: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说明患者情况、具体位置及症状。急救人员到达前,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移动。家属需提前清理通道,确保急救车辆顺利到达。
3、服用药物:患者若有医生开具的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可立即服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一片,每5分钟重复一次,最多3次。阿司匹林咀嚼300毫克,有助于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进行心肺复苏:若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压胸部中央,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持续至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
5、尽快送医:急救人员到达后,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医院会进行心电图、血液检查等,确诊后采取溶栓治疗、支架植入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措施。溶栓药物包括阿替普酶、替奈普酶等,支架植入和搭桥手术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心肌梗塞急救过程中,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面条等。恢复期可适量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等,逐步增强心肺功能。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限酒,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