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心率低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引起,可通过日常护理和医疗干预等方式改善。心率低通常与迷走神经兴奋、药物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传导阻滞、心肌病等因素有关。
1、迷走神经兴奋:迷走神经是调节心率的重要神经,当其兴奋性增强时,可能导致心率减慢。常见于长期运动训练者或睡眠状态。改善方式包括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
2、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能抑制心脏活动,导致心率降低。患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必要时咨询医生更换药物。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率减慢。患者可能伴有乏力、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治疗需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钠片,每日剂量根据病情调整。
4、心脏传导阻滞: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可能导致心率减慢,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能伴有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治疗需根据阻滞程度选择药物如阿托品或进行起搏器植入手术。
5、心肌病:心肌病变可能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引起心率减慢。患者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需针对病因进行,如使用利尿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等,必要时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心率低的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适量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心率,出现明显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