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的并发症可通过术后护理、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开颅手术的并发症可能由感染、脑水肿、出血、
癫痫、脑脊液漏等因素引起。
1、感染:开颅手术后可能因手术切口或颅内感染引发发热、头痛等症状。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同时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2、脑水肿:手术创伤可能导致脑组织水肿,表现为头痛、恶心、意识障碍等。术后可使用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两次,配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减轻脑水肿。
3、出血:术后颅内出血是严重并发症,可能引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丧失等。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二次手术清除血肿,如开颅血肿清除术或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
4、癫痫:开颅手术可能损伤脑组织,诱发癫痫发作。术后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500mg口服每日两次,或卡马西平200mg口服每日三次,控制癫痫发作。
5、脑脊液漏:手术可能导致硬脑膜破损,引发脑脊液漏,表现为鼻腔或耳道流出清亮液体。需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或打喷嚏,必要时进行硬脑膜修补术,如经鼻内镜脑脊液漏修补术或开颅硬脑膜修补术。
开颅手术后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果等,促进伤口愈合。术后早期可进行床上肢体活动,逐渐过渡到床边站立、步行等康复训练,提高身体机能。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监测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