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胃肠型感冒发热可通过口服补液盐、对乙酰氨基酚片、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通常由病毒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补液防脱水:胃肠型感冒常伴随呕吐、腹泻,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口服补液盐如口服补液盐Ⅲ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袋溶于250ml温水中,分次服用,每日剂量根据脱水程度调整。
2、退热镇痛:发热是胃肠型感冒的常见症状,对乙酰氨基酚片如泰诺可用于退热和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成人每次500mg,每4-6小时一次,每日不超过4次;儿童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3、止泻保护:蒙脱石散如思密达可吸附肠道内的病毒和毒素,保护肠黏膜,减轻腹泻症状。成人每次1袋3g,每日3次;儿童剂量减半,溶于50ml温水中服用。
4、调节肠道: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胃肠功能。成人每次2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儿童剂量减半,具体遵医嘱。
5、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型感冒,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达菲。成人每次75mg,每日2次,连服5天;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调整。
胃肠型感冒发热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汤、稀粥、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脱水、高热不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