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拔牙术后第二天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避免剧烈运动、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拔牙后出血通常由凝血功能异常、术后护理不当、感染、血管损伤或服用抗凝药物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咬合在出血部位,持续压迫15-30分钟,帮助血液凝固。避免频繁更换纱布,以免影响凝血过程。如果出血量较大,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
2、冷敷:在拔牙部位的外侧脸颊处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注意避免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可用毛巾包裹冰块。
3、避免剧烈运动:术后24-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弯腰或提重物,以免增加口腔内压力,导致出血加重。保持头部稍高的姿势休息,有助于减少出血风险。
4、饮食调节:术后24小时内避免食用过热、过硬或辛辣的食物,选择温凉、软烂的食物如粥、汤、果泥等。避免使用吸管,以免负压影响伤口愈合。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
5、药物治疗:如果出血持续或量较大,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片500mg口服,每日3次;或外用止血粉如云南白药。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口服,每日3次,预防感染。
拔牙术后护理需注意口腔卫生,24小时内避免刷牙和漱口,之后可使用温盐水轻轻漱口。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免影响伤口愈合。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鸡蛋等,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心情放松,避免焦虑和紧张,有利于术后恢复。如果出血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