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痔疮疼痛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生活习惯改善和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痔疮疼痛通常由便秘、久坐、饮食不当、肛门压力增加和静脉曲张等因素引起。
1、局部护理:使用温水坐浴,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可缓解肛门疼痛和肿胀。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湿巾。局部涂抹痔疮膏,如马应龙痔疮膏或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每日2-3次,有助于减轻炎症和疼痛。
2、药物治疗:口服药物如地奥司明片,每日2次,每次500mg,可改善静脉循环。外用药物如复方角菜酸酯栓,每日1-2次,插入肛门后保留,可缓解疼痛和出血。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每日3次,每次200mg,可减轻疼痛和炎症。
3、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量应达到25-30克。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2升,有助于软化大便。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减少肠道刺激。
4、生活习惯改善:避免久坐或久站,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每日30分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血液循环。
5、手术干预:对于严重痔疮,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痔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痔切除术通过切除病变组织达到治疗效果,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通过环形切除痔上黏膜和部分黏膜下组织,恢复肛门正常解剖结构。
通过饮食调节、适度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有效预防和缓解痔疮疼痛。保持高纤维饮食,避免久坐久站,定期进行肛门护理,有助于维持肛门健康。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