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咳嗽可由风寒袭肺、风热犯肺或肺阴亏虚等病因引起,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常用方剂包括止嗽散、桑菊饮、沙参麦冬汤等,配合杏仁、川贝等药材缓解症状。
1. 风寒咳嗽表现为咳白痰、鼻塞流清涕,推荐止嗽散加减。基础方含荆芥10g、桔梗10g、紫菀10g,可加炙麻黄6g散寒宣肺。生姜3片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2. 风热咳嗽见黄黏痰、咽痛,适用桑菊饮化裁。组方为桑叶15g、菊花10g、杏仁10g,热重加黄芩10g。金银花15g代茶饮辅助清热,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3. 干咳无痰或痰少带血属肺阴虚,沙参麦冬汤主之。北沙参15g、麦冬12g、玉竹10g为基础,阴虚甚者加生地15g。另用梨1个炖川贝5g,睡前食用润肺止咳。
4. 痰湿咳嗽痰多色白,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常用。法半夏10g、陈皮6g、白芥子10g为主药,茯苓15g健脾利湿。饮食需避免生冷甜腻,薏苡仁30g煮粥辅助化痰。
5. 久咳伤肾的虚喘证需金水六君煎,熟地15g、当归10g补肾纳气。核桃仁15g与五味子6g研粉冲服,配合艾灸肺俞穴改善气促。
中药治疗咳嗽需持续5-7天观察疗效,痰中带血或发热超过38.5℃应立即就医。服药期间保持空气湿润,每日饮水1500ml以上稀释痰液。不同体质对药物反应存在差异,建议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调整处方,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慢性咳嗽超过8周需排查肺结核、肺癌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