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中暑的治疗需立即降温、补液,严重时需就医,常见反应包括头晕、恶心、皮肤发烫等。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下身体散热机制失调,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出汗蒸发散热,但当湿度高或空气不流通时,出汗散热效率降低,体温迅速升高。中暑分为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轻度中暑表现为头晕、乏力、口渴、皮肤发烫,重度中暑则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症状。
1、头晕、乏力:中暑初期,由于体温升高,血液流向皮肤散热,大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晕、乏力。此时应迅速转移到阴凉处,补充水分,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2、恶心、呕吐:中暑时,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避免脱水。
3、皮肤发烫、出汗减少:中暑时,皮肤温度升高,出汗减少,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或使用风扇、空调降温。
4、意识模糊、抽搐:重度中暑时,体温过高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此时需立即就医,进行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
中暑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穿着透气衣物、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高温环境下,人体水分流失加快,需定时饮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中暑的处理需迅速有效,轻度中暑可通过降温、补液缓解,重度中暑需立即就医,避免病情恶化。高温天气下,保持身体水分和电解质平衡,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是预防中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