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儿鹅口疮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常见于婴幼儿。治疗以局部抗真菌药物为主,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调理。
1、遗传因素:某些婴幼儿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免疫系统对白色念珠菌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感染。对于这类患儿,除了药物治疗外,家长还需密切关注孩子的免疫力,必要时通过补充维生素或增强营养来提升抗病能力。
2、环境因素:不洁的喂养环境、奶瓶和奶嘴消毒不彻底、以及接触污染的物品都可能导致白色念珠菌感染。建议家长在喂养前严格消毒奶瓶、奶嘴,避免让孩子接触可能带菌的物品,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
3、生理因素:婴幼儿免疫力尚未完全发育,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抗生素后,正常菌群被破坏,白色念珠菌容易大量繁殖。应尽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来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4、外伤:口腔黏膜损伤,如咬伤或摩擦伤,可能为白色念珠菌提供入侵的机会。对于已经出现口腔损伤的患儿,应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使用温和的局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5、病理因素:某些疾病或治疗,如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增加患鹅口疮的风险。患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应定期检查口腔健康,预防感染的发生,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小儿鹅口疮的治疗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共同配合,通过局部药物治疗、改善生活习惯和增强免疫力来有效控制和预防疾病,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及时发现并处理鹅口疮的诱发因素,是预防和减少复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