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脑疝的特点是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移位,压迫邻近结构,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脑疝的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手术减压和对症支持治疗。
1、颅内压增高是脑疝的主要原因,常见于脑出血、脑肿瘤、脑水肿等疾病。颅内压增高会导致脑组织向压力较低的区域移位,形成脑疝。降低颅内压的方法包括使用甘露醇、高渗盐水等药物,以及通过过度通气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2、脑疝的常见类型包括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和大脑镰下疝。小脑幕切迹疝表现为瞳孔散大、意识障碍;枕骨大孔疝可导致呼吸骤停;大脑镰下疝则可能引起对侧肢体瘫痪。针对不同类型,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手术治疗是脑疝的重要方法,包括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引流术和肿瘤切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可迅速降低颅内压;脑室引流术适用于脑积水患者;肿瘤切除术则用于解除肿瘤压迫。
4、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和预防感染。对于呼吸衰竭患者,需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控制血压可防止进一步出血;预防感染则需使用抗生素。
5、脑疝的预防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原发病。对于脑出血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脑肿瘤患者需定期复查,及时手术;脑水肿患者应避免过度补液。
脑疝的特点是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移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降低颅内压、手术减压和对症支持治疗,预防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