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牙龈萎缩多数情况下可以种植牙,具体需根据牙槽骨条件、全身健康状况、口腔卫生状况、萎缩程度及修复需求综合评估。
1、牙槽骨条件:
牙槽骨高度和密度是种植牙成功的关键因素。牙龈萎缩常伴随牙槽骨吸收,若剩余骨量不足需先进行骨增量手术。通过三维影像评估,骨高度需至少10毫米、宽度不少于5毫米才能满足种植体稳定性要求。
2、全身健康状况:
患有严重糖尿病、骨质疏松或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需病情稳定后再考虑种植。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调整用药方案,避免术中出血风险。医生会评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骨代谢指标作为参考。
3、口腔卫生状况:
牙龈萎缩患者常存在菌斑堆积问题,种植前需彻底控制牙周炎症。建议进行全口洁治和龈下刮治,口腔卫生达标后观察1-2个月。日常使用冲牙器和间隙刷能有效维护种植体周围健康。
4、萎缩程度:
轻度萎缩可通过选择短种植体或角度植入技术解决。中重度萎缩需结合软组织移植术,从腭部取结缔组织增厚牙龈。对于涉及美学区的病例,需采用即刻临时修复体塑形牙龈轮廓。
5、修复需求:
单颗牙缺失可选择即刻负重种植,多颗牙缺失需设计All-on-4等修复方案。咬合关系紊乱者需先进行咬合重建。经济条件有限时可考虑覆盖义齿与种植体联合修复方式。
建议老年人种植牙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使用含氯己定漱口水维护口腔环境。日常饮食应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避免啃咬硬物。选择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种植体周围需使用尼龙材质的牙缝刷清洁。适度咀嚼锻炼能刺激骨组织代谢,但需避免单侧咀嚼习惯。出现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