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低烧时不应捂汗,而应优雅散热,避免体温过高引发不适。低烧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或轻微炎症引起,正确处理有助于缓解症状。低烧时捂汗可能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增加身体负担,而优雅散热则有助于调节体温,促进恢复。
1、低烧的原因
低烧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轻微炎症引起。感冒、流感、扁桃体炎等常见疾病都可能引发低烧。免疫系统在对抗病原体时,体温调节中枢会略微升高体温,以增强免疫反应。过度疲劳、压力大或环境温度过高也可能导致低烧。
2、捂汗的误区
捂汗是传统观念中退烧的方法,但低烧时并不适用。捂汗会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增加心脏和呼吸系统的负担,可能引发脱水或中暑。尤其对于儿童、老年人或体质较弱者,捂汗可能加重病情。低烧时,身体需要的是适度散热,而非强制排汗。
3、优雅散热的方法
优雅散热是指通过温和的方式调节体温,避免过度出汗或体温骤降。可以使用温水擦拭身体,尤其是额头、腋下和脚底,帮助体温缓慢下降。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环境过热,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适量饮水,补充因低烧流失的水分,避免脱水。
4、低烧时的饮食建议
低烧时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或刺激性食物。可以食用粥类、汤类或蒸煮的蔬菜,如小米粥、南瓜汤、蒸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5、何时就医
如果低烧持续超过三天,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剧烈头痛、呼吸困难、皮疹等,应及时就医。低烧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表现,如结核病、风湿性疾病或慢性感染。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确定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低烧时正确处理至关重要,捂汗不仅无助于退烧,还可能加重身体负担。通过优雅散热、合理饮食和适度休息,可以有效缓解低烧症状。若低烧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保持科学的态度,正确应对低烧,才能更好地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