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肺水肿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治疗方式,轻度肺水肿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缓解,而重度肺水肿则需紧急医疗处理。具体方法包括戒烟、控制盐分摄入、吸氧、正压通气支持或使用心脏药物等。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建议立即就医,而慢性疾病合并肺水肿者需要进行肺部康复训练。
1.肺水肿的病因和类型诊断
肺水肿是因为液体在肺泡和肺间质内异常积聚。常见病因包括心功能不全(如急性心衰)、肺部传染(如感染性肺炎)、高原病、肝肾功能异常以及药物或毒素引起的损害。临床上,肺水肿可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型。准确诊断病因至关重要,可通过心脏超声、胸部CT、血液检测等明确病情。
2.轻度肺水肿的处理措施
对于病情较轻的肺水肿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和监测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例如:
戒烟限酒:避免对肺功能和血管造成进一步损伤。
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量可减轻体液潴留,改善肺部积液。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当出现轻微气促或疲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3.重度肺水肿的紧急治疗
重度肺水肿常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和不能平卧。此时需要迅速采取以下治疗:
吸氧治疗:通过鼻导管或无创通气面罩提供高流量氧气,缓解缺氧状态。
正压通气支持:对无法通过吸氧改善呼吸困难的患者,需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如BiPAP)或气管插管。
药物治疗:使用如呋塞米(利尿剂),硝酸甘油(扩张血管),多巴酚丁胺(强心药)等药物治疗改善症状。
需强调的是,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以最大程度降低生命风险。
4.肺水肿的康复及长期预防
对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如慢阻肺或肺高压,日常管理肺功能非常重要:
肺康复训练:通过腹式呼吸锻炼、吹气球等方式强化肺部肌肉。
定期健康监测:包括测量血氧饱和度、肺功能检查及心脏超声等。
日常生活中,避免高盐高脂饮食,保持适量的体力活动。对于高风险人群(如长期高血压或心衰患者),需严格遵从医嘱调整药物用量,防止病情加重。
肺水肿虽然可因不同病因诱发,但通过对症治疗和及时干预,许多患者的预后都较为乐观。无论是轻症还是重症,当出现明显呼吸相关症状时,都应重视,减少拖延。学会监测自身状况也尤为关键,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肺部健康,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