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伤后奇痒难忍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冷敷护理等方式缓解。晒伤瘙痒通常由紫外线损伤皮肤屏障、炎症反应加剧、神经末梢敏感化等因素引起。
1、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导致的瘙痒。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能出现嗜睡等副作用,避免与酒精同服。
2、外用糖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弱效激素可局部抗炎止痒。皮肤破损处禁用,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面部等薄嫩部位需谨慎选择。
3、冷敷护理:
用冷藏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3-4次。低温能收缩毛细血管,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同时保持皮肤湿润度。
4、保湿修复:
含神经酰胺、泛醇的医用敷料可修复受损屏障。晒伤后72小时是皮肤修复黄金期,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普通护肤品。
5、消炎镇痛:
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口服缓解红肿热痛。严重晒伤伴水疱时需预防感染,必要时联合抗生素治疗。
晒伤恢复期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二次暴晒。每日补充维生素C 200毫克、维生素E 100毫克有助于皮肤修复,多食用番茄、蓝莓等抗氧化食物。瘙痒剧烈时切忌抓挠,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伤。晒伤后两周内避免游泳、桑拿等刺激活动,沐浴水温控制在38℃以下。若72小时后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诊排除光敏性皮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