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利尿治疗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药物、腹腔穿刺放液、输注白蛋白、肝移植等方式进行。肝硬化腹水通常由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淋巴液回流障碍、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限制钠盐:
每日钠摄入量需控制在40-60毫当量约1-2克食盐。低盐饮食可减少水钠潴留,建议选择新鲜食材,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严重腹水患者可能需要短期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000毫升以内。
2、利尿药物:
螺内酯作为醛固酮拮抗剂是首选药物,可联合呋塞米使用。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利尿速度应控制在每日体重下降不超过0.5公斤,避免诱发肝性脑病。
3、腹腔穿刺:
对于顽固性腹水,单次放液量不超过5升时可补充白蛋白。大量放液需同步输注白蛋白预防循环功能障碍。穿刺后需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出血或感染。
4、白蛋白输注:
血清白蛋白低于25克/升时建议输注。白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回吸收。输注剂量通常为每放液1升补充6-8克,需注意过敏反应和容量负荷过重风险。
5、肝移植评估:
Child-Pugh C级或反复出现顽固性腹水患者需考虑肝移植。移植前需完善心肺功能评估,控制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并监测排斥反应。
肝硬化患者日常需保证每日热量摄入30-35千卡/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1.2-1.5克/公斤体重以预防营养不良。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可改善循环,但需避免腹部撞击。定期监测体重、腹围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出现意识改变、呕血、持续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疾病焦虑,家属应参与患者照护计划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