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可以治疗痒疹,主要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内服、外洗、针灸等方式缓解症状。痒疹属于中医血热风盛或湿热蕴结范畴,治疗需结合个体体质差异调整方案。
1、中药内服根据证型选用清热凉血方剂如消风散,或祛湿解毒方剂如龙胆泻肝汤。血虚风燥型可选用当归饮子加减,含当归、白芍等养血润肤药材。中药需由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避免自行用药。
2、中药外洗采用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煎汤湿敷,可缓解急性期瘙痒。糜烂渗出者可用黄柏、马齿苋收敛消炎,干燥脱屑者可用紫草油外涂。外用药需避开眼周及黏膜部位。
3、针灸疗法选取曲池、血海、三阴交等穴位疏通经络,配合大椎、肺俞调节免疫。耳穴贴压选取神门、内分泌等区域,对慢性痒疹有辅助止痒效果。皮肤破损处禁用直接针刺。
4、拔罐放血适用于实证痒疹,在委中穴或大椎穴刺络拔罐,排出瘀血缓解热毒。操作需严格消毒,贫血或体虚者慎用,每周不超过两次。
5、饮食调理湿热型患者需忌食辛辣海鲜,推荐绿豆薏仁粥等清热利湿食疗。血虚型可食用桑葚、黑芝麻等滋阴养血食材,避免羊肉等发物加重瘙痒。
中医治疗痒疹需坚持2-3个月疗程,急性发作期可配合西药抗组胺药控制症状。治疗期间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洗烫,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记录瘙痒发作时间与诱因有助于辨证调整方案,严重渗出溃烂或发热需及时中西医结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