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患者通常在中重度下尿路症状、反复尿潴留或并发症出现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主要与症状严重程度、药物治疗效果、并发症风险等因素相关。
1、症状评分: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0分或生活质量评分≥4分时,提示症状已显著影响生活。此类患者若药物治疗3-6个月无效,可能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夜尿频繁等症状,建议评估手术指征。临床常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等缓解症状,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可缩小腺体体积。
2、反复尿潴留:
半年内发生2次以上急性尿潴留,或1次留置导尿管后仍无法自主排尿,说明膀胱出口梗阻严重。这种情况可能伴随膀胱憩室形成、残余尿量持续超过300毫升,此时保守治疗难以奏效,需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或激光剜除术等术式。
3、并发症进展:
出现肾积水、反复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等并发症时,提示上尿路已受累。长期梗阻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此类患者应限期手术解除梗阻。
4、药物治疗失败:
规范使用α受体阻滞剂联合5α还原酶抑制剂6个月以上,最大尿流率仍<10ml/s或症状改善不足30%,说明药物治疗已达瓶颈。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药物不耐受如体位性低血压、性功能障碍等副作用,此时可转为手术治疗。
5、患者意愿:
虽未达绝对手术指征,但患者因严重失眠、社交受限等主观痛苦强烈要求手术时,在排除手术禁忌后可个体化处理。需充分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逆行射精、尿失禁等风险。
日常需限制酒精及辛辣食物摄入,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可进行提肛训练增强盆底肌力,但注意温水坐浴温度不宜超过40℃。定期监测尿流率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出现排尿疼痛、血尿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