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持续2天低烧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喂养、观察伴随症状、药物干预及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低烧通常由感染、环境因素、疫苗接种反应、脱水或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拭婴儿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穿着透气棉质衣物。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可使用退热贴,但需避开眼周和囟门区域。
2、调整喂养:
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每次减少单次喂养量。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当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添加新辅食,已添加的辅食需暂停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
3、观察伴随症状:
记录体温波动曲线,每小时监测1次。注意有无咳嗽、腹泻、皮疹或精神萎靡等症状。排尿量减少或哭闹时无泪需警惕脱水。出现抽搐、拒食或囟门膨出应立即就医。
4、药物干预:
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类解热药。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
5、就医评估:
低烧超过72小时或体温反复升至39摄氏度以上需就诊。新生儿期发热、伴有喷射性呕吐或皮肤瘀斑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建议血常规、尿常规或呼吸道病毒检测等检查。
保持婴儿居住环境通风但避免直吹冷风,睡眠时采用侧卧或仰卧位。哺乳期母亲需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可准备耳温枪、退热贴和口服补液盐等家庭常备物品。注意观察婴儿手脚温度,若发热时四肢冰凉提示体温可能继续上升。恢复期暂缓疫苗接种,体温正常3天后再考虑补种。日常接触婴儿前需规范洗手,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