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大出血需立即采取止血、补液、病因治疗等综合措施。处理原则主要包括快速评估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内镜干预、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
1、快速评估:
通过呕血、黑便症状结合血红蛋白水平判断出血量,评估休克指数和意识状态。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血压心率,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
2、稳定循环:
快速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维持有效血容量,必要时输注红细胞悬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改善组织缺氧。对于休克患者需采用头低足高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3、内镜治疗:
在生命体征稳定后24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食管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等出血原因。内镜下可进行钛夹止血、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治疗,止血成功率可达90%以上。
4、药物控制:
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降低胃酸分泌,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控制门脉高压出血。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需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手术干预:
当内镜治疗失败或出现穿孔等并发症时,需考虑外科手术。常见术式包括溃疡缝合术、胃大部切除术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和感染预防。
出血控制后应逐步恢复流质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纤维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热饮食,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恢复期需监测血红蛋白变化,补充铁剂纠正贫血。肝硬化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戒除烟酒。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治疗效果,长期服用胃黏膜保护剂预防复发。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