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眼球震颤、肌张力减低和意向性震颤。
1、共济失调:
患者行走时步态不稳,呈醉酒样或剪刀步态,站立时身体摇晃,难以完成直线行走。症状早期表现为轻度平衡障碍,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加重,严重时需扶墙或借助助行器移动。
2、构音障碍:
表现为言语含糊不清、语速缓慢、音节分离,类似吟诗样语言。这是由于小脑对发音肌肉协调功能受损所致,患者常伴有音量控制异常,可能出现爆发性语言或语音震颤。
3、眼球震颤:
常见水平性眼球震颤,注视目标时出现不自主的眼球摆动。部分患者在头部位置改变时症状加重,可能伴有视物模糊、复视等视觉障碍,这是小脑前庭联系通路受损的表现。
4、肌张力减低:
受累肢体肌肉松弛,被动运动时阻力减小,腱反射减弱。患者常主诉肢体乏力,精细动作如扣纽扣、写字等完成困难,检查时可发现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阳性。
5、意向性震颤:
肢体接近目标时出现幅度增大的震颤,静止时消失。典型表现为拿水杯时手部抖动加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这种震颤与小脑对运动调节功能丧失有关。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可进行平衡训练如太极拳、站立平衡练习等康复锻炼。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坚果、橄榄油,避免高脂饮食。日常活动需有人陪同防止跌倒,居家环境应移除地毯等障碍物,浴室加装防滑垫。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出现吞咽困难等新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