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口服降压药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
1、利尿剂: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和螺内酯片是常用的利尿剂。氢氯噻嗪片每日剂量为12.5-25mg,呋塞米片每日剂量为20-40mg,螺内酯片每日剂量为25-50mg。这类药物通过促进钠和水的排泄,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
2、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是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日剂量为30-60mg,氨氯地平片每日剂量为5-10mg,非洛地平缓释片每日剂量为5-10mg。这类药物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依那普利片和贝那普利片是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每日剂量为25-50mg,依那普利片每日剂量为5-20mg,贝那普利片每日剂量为10-40mg。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片、缬沙坦片和厄贝沙坦片是常见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片每日剂量为50-100mg,缬沙坦片每日剂量为80-160mg,厄贝沙坦片每日剂量为150-300mg。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5、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片和阿替洛尔片是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日剂量为50-200mg,比索洛尔片每日剂量为5-10mg,阿替洛尔片每日剂量为50-100mg。这类药物通过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长期稳定控制血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