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肾手术后仍存在感染风险,但概率较低。术后感染风险主要与手术方式、术后护理、基础疾病、免疫力状态、抗生素使用等因素有关。
1、手术方式:
开放手术比微创手术创面更大,感染风险相对较高。重复肾手术中若涉及尿路重建或引流管留置,可能增加细菌入侵途径。选择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和规范的无菌操作可显著降低感染概率。
2、术后护理:
伤口敷料更换不及时、导尿管护理不当都可能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术后需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引流袋应低于膀胱位置。医护人员会指导正确清洁方法,家属需协助监督执行。
3、基础疾病:
合并糖尿病、尿路畸形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更易发生感染。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愈合,先天尿路结构异常可能增加细菌定植机会。这类患者术前需全面评估并制定个体化抗感染方案。
4、免疫力状态:
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削弱机体防御能力。术后可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但激素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适度活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5、抗生素使用:
预防性抗生素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但滥用可能导致耐药菌产生。通常术前30分钟至1小时开始给药,疗程一般不超过24小时。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兆时需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术后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尿液冲刷作用;选择冬瓜、黄瓜等利尿食物,限制高糖高盐饮食;三个月内避免游泳、盆浴等可能污染伤口的活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脏超声,监测是否存在尿路梗阻或结石等并发症。出现尿频尿急、腰部胀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必要时进行尿培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