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的主要适应症包括急性大量失血、严重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症涉及循环超负荷、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严重过敏反应等情况。输血需严格评估临床指征,主要有血红蛋白低于70g/L的贫血、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⁹/L的出血倾向、血浆置换治疗等适应症,以及存在心力衰竭、IgA缺乏症、既往严重输血反应等禁忌症。
1、急性失血急性创伤、手术出血或消化道大出血导致血容量丢失超过30%时需紧急输血。此时输血目标为维持组织氧供,优先选择红细胞悬液补充携氧能力,同时根据凝血功能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需结合晶体液复苏,避免单纯依赖输血导致稀释性凝血病。
2、慢性贫血血红蛋白持续低于60g/L的慢性贫血患者,或伴有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缺氧症状时需输血支持。地中海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贫血,输血需结合铁螯合剂治疗预防继发性血色病。对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输血阈值可适当放宽至血红蛋白80g/L。
3、凝血障碍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需输注冷沉淀或凝血酶原复合物。肝病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需补充维生素K依赖因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输注血小板需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输血前需进行血栓弹力图等检测精准判断缺陷环节。
4、特殊治疗需求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需进行置换输血去除异常红细胞,新生儿溶血病需进行换血疗法。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补充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体外循环手术中需进行自体血回输。这些特殊情况需制定个体化输血方案。
5、禁忌证管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输血可能诱发肺水肿,应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和总量。既往有严重发热或过敏反应史者需使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可能加重溶血,需在皮质激素保护下缓慢输注洗涤红细胞。
输血治疗需严格掌握指征,实施前应完成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检测。建议采用成分输血替代全血输注,红细胞制品输注速度一般为1ml/kg/h,老年患者需减半速度。输血过程中需监测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备好抗过敏药物。输血后24小时内需复查血常规评估疗效,出现血红蛋白尿、呼吸困难等输血反应需立即停止输注并排查原因。长期依赖输血患者应定期检测铁蛋白水平,必要时进行去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