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预防感染、保持口腔卫生、适度运动、心理疏导等方式护理。白血病通常由遗传因素、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白血病患者应选择高蛋白、高热量且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鱼肉泥、豆腐等,有助于维持营养状态。避免生冷、辛辣或过硬食物,减少胃肠刺激。化疗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可采取少食多餐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盐酸昂丹司琼片等止吐药物。
2、预防感染患者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每日通风,避免接触宠物或花草。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白细胞低下时需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感染药物。
3、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每日刷牙,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出现口腔溃疡时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避免食用尖锐或酸性食物刺激黏膜。血小板低下时禁用牙签等尖锐物品,防止出血。
4、适度运动在体力允许情况下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或碰撞风险。卧床患者可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运动前后监测心率变化,出现头晕、气促立即停止。
5、心理疏导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应多陪伴沟通,鼓励参加病友互助活动。可通过音乐疗法、正念训练缓解压力。严重情绪障碍时需心理科介入,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
白血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骨髓穿刺,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出血倾向,以及持续发热等感染征兆。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治疗期间建议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复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知识,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