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可选用甲硝唑氯己定洗剂、聚维酮碘溶液或硼酸洗液进行外阴清洁。治疗需结合阴道栓剂或口服药物,常见病因包括阴道菌群失衡、性传播感染、免疫力下降、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卫生习惯。
1、甲硝唑氯己定洗剂:
该洗剂含甲硝唑与氯己定双重抗菌成分,能有效抑制厌氧菌和加德纳菌。使用时需稀释后冲洗外阴,避免阴道内灌洗破坏微环境。可能出现局部刺激感,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慎用。
2、聚维酮碘溶液:
广谱消毒剂聚维酮碘对细菌、真菌均有杀灭作用,适合合并外阴瘙痒者。需按1:10比例稀释使用,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甲状腺疾病患者禁用,可能引起衣物染色。
3、硼酸洗液:
3%硼酸溶液通过改变阴道pH值抑制病原菌繁殖,适用于轻度感染者。每日坐浴1-2次可缓解分泌物异味,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干燥,需配合保湿护理。
4、菌群失衡因素:
频繁阴道冲洗、滥用抗生素会破坏乳酸杆菌主导的微生态。表现为灰白色稀薄分泌物,可补充阴道用乳杆菌制剂恢复酸性环境。
5、性传播关联:
无保护性行为可能传播加德纳菌等病原体,伴侣需同步治疗。典型症状为鱼腥味分泌物,需避免性生活至症状完全消失。
日常宜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勤换卫生巾。避免使用香皂清洗外阴,可适量摄入含益生菌的酸奶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游泳后及时清洗会阴部,治疗期间禁止盆浴。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发热腹痛,需就医排除盆腔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