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确实可能导致失明。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主要因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若不及时干预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一、早期表现:
青光眼早期可能仅有轻微眼胀、视物模糊,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但眼底检查可见视杯扩大。此时可通过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噻吗洛尔滴眼液控制病情。
二、进展期损害:
随病情发展,视野逐渐缩小形成管状视野,伴夜间视力下降。此阶段需联合激光治疗(如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或手术(如小梁切除术)延缓视功能恶化。
三、终末期风险:
持续高眼压可致视神经完全萎缩,最终失明。晚期患者即使手术干预,已损失的视力也难以恢复,凸显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四、特殊类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可能24-48小时内失明,需紧急降眼压处理。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则呈隐匿性进展,更需定期眼压监测。
患者应每年进行眼压及眼底检查,避免长时间暗环境用眼,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可降低失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