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常见于霉变的花生、玉米、大米、坚果等食物中,也可能存在于劣质食用油、豆类、谷物制品及部分调味品中。黄曲霉素污染与储存环境湿度高、温度适宜等因素密切相关。
1、谷物类玉米、大米等谷物在潮湿环境下易滋生黄曲霉,霉变后可能出现绿色或黄色菌斑。建议选择干燥密封储存的谷物,霉变后整袋丢弃。
2、坚果类花生、核桃等坚果果仁霉变时会产生黄曲霉素,尤其破壳后更易污染。购买时应选择完整无霉斑产品,开封后需冷藏保存。
3、食用油小作坊压榨的花生油、玉米油可能因原料霉变导致黄曲霉素超标。建议选购正规厂家产品,避免使用有哈喇味的油脂。
4、发酵食品豆瓣酱、腐乳等传统发酵食品若工艺不规范可能残留黄曲霉素。应购买有检验合格标志的产品,开封后冷藏并尽快食用。
日常需注意食品干燥低温储存,定期清理厨房储物,霉变食物不可切除部分后食用,孕妇儿童应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可疑污染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