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中毒可通过催吐、洗胃、药物治疗、血液净化、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黄曲霉素中毒通常由误食霉变食物、长期接触污染环境等原因引起。
1、催吐误食黄曲霉素后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措施减少毒素吸收。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后壁诱发呕吐,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清亮。催吐适用于意识清醒且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操作时需注意避免误吸。若呕吐物带血或出现意识障碍须立即停止。
2、洗胃医院内需尽早用生理盐水或活性炭混悬液洗胃。成人每次灌注量300-500毫升,总量可达10-20升,直至洗出液无食物残渣。洗胃可清除胃内残留毒素,但对肠内吸收的毒素无效。严重中毒者洗胃后需留置胃管持续引流。
3、药物治疗活性炭可结合肠道内黄曲霉素减少吸收,成人首次剂量50-100克,后续每4-6小时给予20-30克。N-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能促进谷胱甘肽合成保护肝脏,剂量按体重计算静脉滴注。葡醛内酯片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需配合保肝药物使用。
4、血液净化血液灌流能直接清除血液中的黄曲霉素,适用于重度中毒合并肝损伤患者。每次治疗持续4-6小时,需监测凝血功能和电解质。血浆置换可替换含毒素血浆,每次置换量为2000-3000毫升,必要时重复进行。
5、对症支持出现肝衰竭者需静脉补充白蛋白和凝血因子,必要时进行人工肝支持。脑水肿患者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病例需转入重症监护治疗。
预防黄曲霉素中毒需避免食用霉变的花生、玉米等谷物,储存粮食保持干燥通风。定期检查仓储环境湿度,发现霉变食品及时销毁。接触霉变物质时佩戴防护用具,工作后彻底清洁。出现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禁食高脂食物减轻肝脏负担,康复后定期监测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