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导致梗死主要由于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局部血流中断、组织缺氧坏死,可能与静脉血栓形成、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1、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血栓脱落是肺栓塞最常见原因,建议卧床时抬高下肢,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预防血栓进展。
2、血流淤滞长期卧床、心力衰竭等导致静脉回流减慢,血液淤滞易形成血栓。需早期活动肢体,心衰患者需控制液体摄入并规范使用利尿剂。
3、血管内皮损伤手术、创伤或肿瘤浸润可损伤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激活凝血系统。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酯、阿哌沙班等。
4、凝血功能异常遗传性抗凝蛋白缺乏或获得性高凝状态可能增加血栓风险,表现为D-二聚体升高,需长期抗凝治疗并监测凝血功能。
肺栓塞患者急性期需绝对卧床,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饮食以低脂高纤维为主,定期复查凝血指标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