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肺栓塞可能由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遗传性易栓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支持治疗等方式干预。
1、血液高凝状态妊娠期凝血因子增加导致产后血液黏稠度升高,可能伴随下肢肿胀症状。建议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循环,医生可能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
2、静脉血流淤滞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及产后卧床休息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常见单侧腿痛表现。可通过弹力袜压迫治疗,必要时采用达肝素钠、阿哌沙班等药物预防血栓脱落。
3、血管内皮损伤分娩过程中血管机械性损伤激活凝血系统,可能突发呼吸困难。需立即吸氧并监测血氧,医疗干预包括尿激酶溶栓或依诺肝素抗凝治疗。
4、遗传性易栓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遗传疾病显著增加血栓风险,多表现为复发性流产史。需终身抗凝管理,医生可能选择磺达肝癸钠配合维生素K拮抗剂联合用药。
产后应避免长时间卧床,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出现胸痛咯血等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