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手术主要通过矫正鼻中隔结构改善鼻腔通气功能,手术步骤包括术前评估、麻醉、黏膜切开、软骨切除、骨性部分矫正及缝合。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需注意鼻腔护理。
1、术前评估:医生会通过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评估鼻中隔偏曲的程度和范围,确认手术方案。患者需进行血常规、心电图等常规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2、麻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局部麻醉适用于偏曲程度较轻的患者,全身麻醉则用于复杂或大范围偏曲。
3、黏膜切开:在鼻中隔一侧黏膜表面做切口,分离黏膜与软骨层。这一步需细致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4、软骨切除:将偏曲的软骨部分切除或修整,恢复鼻中隔的直线形态。保留足够的软骨支撑,防止术后鼻部塌陷。
5、骨性部分矫正:若骨质部分偏曲,需用骨凿或磨削工具矫正。这一步需精准操作,避免损伤邻近结构。
6、缝合:完成矫正后,将黏膜复位并缝合切口。术后需放置鼻腔填塞物,防止出血和黏膜移位。
术后应避免用力擤鼻、打喷嚏,保持鼻腔清洁,定期复查。手术效果通常在术后1-3个月逐渐显现,鼻腔通气功能明显改善。鼻中隔偏曲手术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确保术后恢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