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位型心绞痛可能由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左心室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
1、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可能加重心肌缺血。患者可能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等药物。
2、心肌耗氧量增加平卧位时静脉回流增加使心脏前负荷增大,心肌耗氧量上升。建议控制夜间液体摄入量,床头抬高15-30度,必要时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
3、左心室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患者卧位时肺淤血加重可能诱发心绞痛。通常伴有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规范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改善心功能药物。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张力异常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这类患者心绞痛常发生在夜间安静状态,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可能有效缓解症状。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饱餐,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出现卧位胸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