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位型心绞痛可能由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左心室功能不全、夜间血压波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调整、体位管理、血运重建等方式治疗。
1、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可能加重心肌缺血。患者常伴胸闷压榨感,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等药物改善血流。
2、心肌耗氧量增加卧位时膈肌上抬使心脏负荷增大,心肌需氧量上升。建议采用高枕卧位睡眠,避免晚餐过饱,必要时联合使用地尔硫卓降低心肌氧耗。
3、左心室功能不全心功能减退患者平卧时肺淤血加重,可能诱发心绞痛。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规范使用依那普利、螺内酯等改善心功能药物。
4、夜间血压波动卧位时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能导致冠脉灌注不足。动态血压监测可明确诊断,可选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长效降压药稳定夜间血压。
建议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睡眠时保持30度半卧位,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电图变化,急性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