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痛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神经营养药物、肌肉松弛剂、抗抑郁药物及局部外用药缓解。肋间神经痛通常由胸椎病变、病毒感染、外伤、带状疱疹后遗症或长期不良姿势等因素引起。
1、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能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作用,但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2、神经营养药物:
甲钴胺、维生素B1等可促进神经修复,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对于由维生素缺乏或代谢异常导致的神经损伤具有辅助治疗作用,通常需连续使用2-4周。
3、肌肉松弛剂:
如氯唑沙宗可缓解肋间肌痉挛引起的继发性疼痛。该类药物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发挥作用,使用期间可能出现嗜睡等副作用。
4、抗抑郁药物:
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可用于慢性顽固性疼痛,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疼痛阈值起效。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注意监测心率变化。
5、局部外用药:
利多卡因贴剂或辣椒碱软膏可直接作用于疼痛区域,阻断痛觉传导。局部用药全身副作用较小,适合老年患者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者。
肋间神经痛患者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避免提重物或突然扭转身体。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可在疼痛区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富含B族维生素的糙米、瘦肉等食物,适度进行扩胸运动改善胸椎活动度。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皮疹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查带状疱疹等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