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室性早搏呈三联律多数情况属于中等严重程度的心律失常,需结合基础心脏疾病评估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有基础心脏功能、伴随症状、发作频率、电生理特征。
1、基础心脏功能无结构性心脏病者预后较好,可能仅需定期随访;合并心力衰竭或心肌病时可能增加猝死风险,需完善超声心动图评估。
2、伴随症状单纯心悸症状可通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控制,若出现晕厥或胸痛需考虑射频消融治疗,可能与心肌缺血或离子通道病有关。
3、发作频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早搏负荷超过15%可能诱发心肌病,可选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治疗,同时监测QT间期变化。
4、电生理特征多形性室早或R-on-T现象属于高危表现,需考虑植入式除颤器预防猝死,此类情况多与心肌瘢痕或遗传性心律失常相关。
建议避免咖啡因和熬夜等诱因,定期复查心电图,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需在心血管专科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