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ABO溶血检查需重点关注血型抗体效价、既往妊娠史、胎儿超声监测、免疫干预时机及饮食营养调节。主要有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效价动态监测、胎儿贫血评估、母体免疫调节五项核心内容。
1、血型鉴定:
夫妻双方需明确ABO血型,当母亲为O型而父亲为非O型时,胎儿可能继承父源A/B抗原,诱发母体产生IgG抗体。建议孕前3个月完成基础血型检测,若存在血型不合风险,需进一步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2、抗体筛查:
通过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母体血清中抗A/B抗体效价,效价≥1:64提示临床意义。孕前发现高效价抗体者应记录基线值,孕后每4周复查动态变化,抗体效价快速上升可能增加胎儿溶血风险。
3、效价动态监测:
孕16周起需规律监测抗体效价波动,配合超声多普勒评估胎儿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当效价≥1:256或超声提示胎儿贫血时,应考虑母体血浆置换或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
4、胎儿贫血评估:
中孕期通过超声监测胎儿肝脾肿大、胎盘增厚等溶血征象。严重溶血可导致胎儿水肿,需在具备新生儿换血条件的医疗机构分娩,必要时行宫内输血治疗。
5、母体免疫调节:
孕前3个月起补充维生素E、硒等抗氧化剂,限制高抗原性食物摄入。既往有重症溶血儿分娩史者,孕前可咨询免疫抑制剂使用指征,但需严格评估药物对胚胎的影响。
备孕期间建议每日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适度有氧运动增强胎盘代偿能力,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胎盘缺血。孕前检查发现高效价抗体者,应建立产科与新生儿科联合随访档案,分娩前准备好Rh阴性血源及新生儿换血预案。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平稳,避免感染等因素刺激抗体效价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