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炎症性肠病患者以及长期服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慢性腹泻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慢性感染、食物不耐受、内分泌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监测排便情况并及时就医。
老年人因胃肠功能减退、消化酶分泌减少,容易出现食物消化吸收不良,导致慢性腹泻。婴幼儿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因感染或食物过敏引发腹泻。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等,其肠道防御能力下降,易受病原体侵袭。炎症性肠病患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持续炎症会导致腹泻反复发作。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而免疫抑制剂会降低肠道免疫力,这两类药物均可能诱发腹泻。
建议高危人群保持饮食清淡,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适量食用低渣、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日常需观察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若腹泻持续超过4周或伴随体重下降、血便等症状,应立即到消化内科就诊,完善粪便常规、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