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生殖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慢性炎症刺激等。卵巢癌可能与BRCA基因突变、长期雌激素水平过高、未生育或晚育、接触石棉或滑石粉、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约10%-15%的卵巢癌与遗传性基因突变相关,其中BRCA1/2基因突变最为常见。这类患者通常有家族性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发病年龄较早。建议有家族史的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基因筛查,必要时可预防性切除输卵管卵巢。
2、内分泌因素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暴露会增加风险,如初潮早、绝经晚、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雌激素可刺激卵巢上皮细胞异常增殖,持续排卵造成的卵巢表面反复损伤修复也可能诱发癌变。口服避孕药因抑制排卵可降低风险。
3、生殖因素未生育女性患病风险是经产妇的2-3倍,可能与持续排卵相关。哺乳、足月妊娠次数多具有保护作用。辅助生殖技术中促排卵药物使用超过12个周期者风险轻度增加,可能与激素刺激有关。
4、环境因素长期接触石棉、滑石粉等工业原料可能通过输卵管逆行进入卵巢诱发癌变。高脂饮食、肥胖等因素可通过影响激素代谢增加风险。吸烟产生的多环芳烃等致癌物可能通过血液到达卵巢。
5、慢性炎症刺激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慢性炎症状态可导致氧化应激和细胞因子释放,促进癌变。输卵管结扎术因阻断炎症上行感染可能降低风险。盆腔放疗史患者卵巢癌发生率可能增高。
建议女性保持健康体重,避免接触已知致癌物,有家族史者需加强筛查。35岁以上未生育女性可考虑冻存卵子后预防性输卵管切除。出现腹胀、盆腔疼痛、尿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早期卵巢癌经规范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0%。定期妇科超声联合CA125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