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疼痛管理、呼吸训练、营养补充、定期复查等方式保养。肋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剧烈咳嗽、肿瘤转移、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选择硬板床或半卧位,避免患侧受压。可使用肋骨固定带限制胸廓活动,减少骨折端摩擦。日常翻身时需他人协助,保持躯干整体转动,防止二次损伤。睡眠时用软枕支撑背部,减轻呼吸牵拉痛。
2、疼痛管理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性疼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冰敷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次。避免用力咳嗽或打喷嚏,必要时用手按压骨折部位减轻震动。
3、呼吸训练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吸气时鼓腹,呼气时缩唇缓慢吐气,预防肺不张。吹气球锻炼可增加肺活量,每次持续5分钟。疼痛缓解后逐步开展扩胸运动,如双手抱头缓慢后展肩胛,但需避免剧烈扭转。
4、营养补充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促进骨痂形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低于每公斤体重1.2克。补充维生素D滴剂帮助钙质吸收,多食用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减少咳嗽诱发因素。
5、定期复查伤后1周、4周、8周分别进行X线检查观察愈合进度。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咳血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完全愈合前禁止提重物、剧烈运动及胸廓挤压动作,游泳等非对抗性运动需经医生评估后开展。
恢复期间保持环境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可减轻夜间疼痛。建议使用长柄工具取物,减少躯干扭转动作。骨折愈合通常需6-8周,老年患者或伴有骨质疏松者需延长至12周,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阶段性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