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最容易发生在第4-10肋,其中第5-8肋发生率最高。肋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挤压伤或剧烈咳嗽导致,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呼吸受限等症状。
肋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与解剖结构密切相关。第1-3肋由于位置较高且有锁骨和肩胛骨保护,骨折概率相对较低。第4-10肋暴露面积较大且活动度较高,在受到外力冲击时更容易发生断裂。第11-12肋属于浮肋,具有较大活动缓冲空间,骨折风险也较小。当发生多发性肋骨骨折时,可能伴随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需要警惕反常呼吸运动。骨折后的疼痛常随深呼吸、咳嗽或体位变动加剧,患者可能采取浅表呼吸以减轻症状。对于单纯性肋骨骨折,通常采用胸带固定配合镇痛治疗;若出现连枷胸或内脏损伤则需手术干预。
肋骨骨折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适度深呼吸练习预防肺部感染。饮食需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钙质的食物如牛奶、鱼肉,促进骨骼修复。睡眠时建议采取半卧位减轻疼痛,咳嗽时可用枕头轻压患处缓冲震动。若出现呼吸困难、咯血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复查。